内容页搜索

1983年起,坛丘集镇曾编制过一个总体规划,1990年初调整1983年的总体规划,19966月,坛丘镇委托南京师范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编制坛丘镇总体规划(19952010年)。

1984年,吴江县政府批准坛丘1983年编制的总体规划。至1989年末,因坛丘集镇建设速度发展较快,1983年编制的总体规划已不适应发展需要,为此,1990年初,坛丘集镇总体规划作调整,并加以说明。

一、    规划调整的依据

1983年的总体规划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1989年,坛丘乡工业产值是1983年的9.09倍,经济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城镇建设相配套,因此,有必要调整原总体规划。

1983年的总体规划与集镇人口及集镇用地不相适应。原规划至2000年,集镇人口5540人,而1989年底,居住在坛丘集镇的人口已达6028人。原规划集镇面积至1990年为170000平方米,而1989年底集镇面积已达375000平方米。而且,原规划至2000年完成的建设项目至1989年底已完成,因此,有必要调整原总体规划。

二、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

规划调整是在1983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古镇为依托,以发展生产、方便民生为原则,从实际出发,作适当调整和补充。调整时,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科学用地,使坛丘集镇真正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中心。

三、规划调整方案

调整年限:近期至1995年,远期至2000年。

调整范围:东至坛丘村第十二组的扎网湾。西到新兴路西250米的陈家浜。南至盛坛公路南200米的泥师浜。北到坛丘中学。

调整规模:近期住镇人口7500人,远期住镇人口1万人。近期集镇用地560000平方米,人均用地75平方米,远期集镇用地850000平方米,人均用地85平方米。

调整后的总体布局:新住宅区安排在镇区西侧,新兴路西;新工业区安排在镇区东侧,盛坛公路两侧坛丘村第九组、第十二组及第七组的地方,重工业或有污染的企业安排在烂溪边上。仓库区也安排在烂溪边上。原老镇区主要以行政、商业、文化、教育、卫生及居民居住用地。

9-1          1990年坛丘总体规划调整后用地平衡表

项目

现状

近期

远期

面积

(平方米)

占比(%

人均

(平方米)

面积

(平方米)

占比

%

人均

(平方米)

面积

(平方米)

占比

%

人均

(平方米)

工业用地

170000

45.33

27.95

256000

45.7

34.1

395000

46.6

39.5

仓库用地

30000

8.01

4.93

48000

8.6

6.5

82000

9.6

8.2

生活居住用地

170000

45.33

27.95

250000

44.5

33.3

365000

42.9

36.5

其中

居住用地

80000

21.33

13.15

142000

25.3

18.9

223000

26.3

22.3

道路用地

40000

10.67

6.58

45000

8

6

55000

6.3

5.5

公建用地

40000

10.67

6.58

50000

8.9

6.7

70000

8.3

7

绿化用地

10000

2.66

1.64

13000

2.3

1.7

17000

2

1.7

对外交通用地

5000

1.33

0.82

6000

1.2

0.8

8000

0.9

0.8

合计用地

375000

100

61.65

560000

100

74.7

850000

100

85

住镇人口

6082

7500

10000